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負責人陶青7月19日表示,受國際國內超預期因素影響,3月份以來工業經濟受到短暫沖擊。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顯效,5月份以來工業經濟逐步企穩回升。從行業看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多數行業生產實現回升。41個大類行業中,上半年有33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其中9個行業增速達到兩位數;5月份和6月份分別有33個和27個行業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回升。二是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恢復。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在4月份短暫下降后,5月份即恢復正增長,6月份增速達到9.2%。特別是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恢復更加明顯,6月份汽車制造業增加值由上月下降7%轉為大幅增長16.2%,有力拉動整體工業增長。三是高技術制造業增勢不減。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增速明顯高于整體工業,其中電子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2%,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轉型升級的態勢沒有改變。四是部分能源原材料行業保持較快增長。保供穩價政策持續發力,上半年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其中煤炭行業增速超過兩位數,鉀肥產量增長9.4%。五是民生類產品保供有力有效。上半年酒飲料精制茶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食品、農副食品等行業生產增長平穩,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充足。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由于產業發展周期和疫情沖擊影響等方面存在差異,不同行業企業運行還存在一定的分化現象,部分中下游行業面臨大宗原材料價格高位波動和市場需求不足的雙重擠壓,部分消費品行業恢復滯后,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大困難。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困難行業企業,突出重點,分類施策,進一步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加快提升穩產達產水平,加大能源原材料保供穩價力度,著力擴大工業投資消費需求,精準落實各項助企紓困政策,不斷提升工業經濟恢復發展的平衡性和穩定性,持續鞏固工業經濟企穩向好基礎。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